文/姚秋如.圖/李欣穎、李宗翰
鯨豚類是海洋生態系中的大型掠食者,也是生態保育管理上最常被關注的類群之一,藉由監測牠們的棲息環境品質與族群數量的發展趨勢,可做為該地海洋生態的環境是否健全的指標。鯨豚擱淺處理網絡的成立,除了可長期累積鯨豚物種多樣性資訊外,並能藉由所蒐藏的標本,深度進行各種生態、病理及環境汙染的基礎研究。鯨豚擱淺組織網在世界各國間運行已久,在揭開鯨豚生物學奧秘與生態監測上,貢獻相當大。在所有鯨豚類均列為臺灣保育類動物後,啟動了科研人員及義工組織參與鯨豚保育工作。臺灣鯨豚擱淺組織網絡建立已達25年,目前已超過1400次的擱淺記錄,並由此確認有29種以上的鯨豚在臺灣水域出現,而小型齒鯨類是臺灣的主要擱淺類群,多年累積的資料是可讓人們一窺鯨豚的奧秘的途徑。
關鍵詞:擱淺、鯨豚、自然史
(館訊第385期)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詳全文